
一次性呼吸過濾器使用現狀分析
自20世紀50年代肺功能檢查(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,PFT)技術應用于臨床以來,逐漸在國內推廣,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呼吸內科,胸腹部外科,兒科,婦產科,航空醫學,高原醫學,職業病評定等各個領域。國外研究已證實肺功能儀器易受多種微生物的污染,可導致受試者之間與醫患之間發生交叉感染,在采取綜合預防與控制措施的基礎上,應用呼吸過濾器已成為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。然而,目前PTF引起交叉感染的危險性尚未引起人們的關注。了解廣州地區肺功能實驗室中呼吸過濾器的應用現狀,將有助于提高醫護人員對防治PFT交叉感染的重要性的認識,以及促進PFT交叉感染防控措施的普及,為此,我們對呼吸過濾器的應用現狀進行了首次調查。
調查對象 :廣州地區74家醫院,包括一、二、三級醫院和未評定級別醫院。調查醫院使用情況如下圖:
肺功能儀過濾器的發展史
早在20世紀70年代,呼吸過濾器已應用于危重癥監護病房(ICU)中。Rober等認為,在機械通氣的呼氣回路上放置一個有效的呼吸過濾器,可減少患者從周圍環境中吸入病原微生物的機會,降低患者醫院內獲得性肺炎的危險
在呼氣端放置一個有效的呼吸過濾器,可阻止患者呼出氣體中的微粒,保護呼吸機內部及避免IGU室內環境的污染。另外,ICU患者常需霧化吸入支氣管擴張劑,抗生素,抗病毒藥,祛痰藥等多種藥物,藥物霧粒可隨患者呼氣進入周圍的空氣中,醫護人員常常被動地吸入這些藥物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Rober等提出在患者的呼氣端連接一個有效的呼吸過濾器,阻隔呼出氣體中的藥物霧粒。除了應用于呼吸機以為,呼吸過濾器還被推薦應用于手術麻醉過程中。